宋朝小贩的超牛广告创意
这得从宋朝的市场管理说起,宋朝的城市建设讲究“市井坊廓”,其中“市”是交易的场所,严格规定时间开放和关闭(和现代的早上和下午开市一样);而“坊”则是居民住宅区,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活动。 北宋末年的首都东京(今开封)共有54300户居民、128条街巷,每两条街巷有一个市场,每个市场都有正名(如棉花巷、枣刺巷)和销售物品(棉、丝、纸、药……),非常明确的责任划分。 而且这些市场上卖的都是日常必需品,像今天的大商场一样,除了少数名贵物品,都是平价销售。
不过,宋代也有夜市场,夜市上卖的是戏子、杂耍、酒、饭等娱乐消费项目——其实今天的夜市也是这样啊!所以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“夜市经济”吧。 那么这条广告里的商品是什么呢?根据其他记载,这种纸应该是一种用于佛教烧香的彩色印刷品。
据《宋会要辑稿》记载,当时因为民众喜爱烧香拜佛,市面上出现了不少淫秽下流的彩色佛经,上面画着容貌艳丽的仙女或者飞天,以此诱惑男信徒购买。这些经卷用彩墨印刷,看起来与画一样精美,但内容低俗不堪。 为了净化社会风气,宋仁宗庆历五年(公元1045年)四月下令,所有经卷必须用黑墨印刷,不得用彩色。不过据《东京梦华录》记载,到宋徽宗时,这种彩色印制的佛经又重新出现了。